• 您当前的位置:
  • 水泥地理| 行业新闻| 企业| 正文内容

    海螺集团创新中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由工信部出台并于2011年1月1日起实施的《水泥行业准入条件》明确指出:鼓励对现有水泥(熟料)生产线进行低温余热发电、粉磨系统节能、变频调速和以消纳城市生活垃圾、污泥、工业废弃物可替代原料、燃料等节能减排的技术改造投资项目。这无疑给有条件的传统水泥企业积极谋求向节能环保、自主创新型企业转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路径。我们相信,“十二五”期间,在政策措施的推动下,我国必将涌现出一大批像海螺这样的新型水泥企业,使传统产业焕发新的生机。

    水泥工业是资源性产业,也是节能减排潜力最大、消纳各种工业固体废弃物最多、发展循环经济前景最好的行业之一,有着其他行业不可取代的作用。

    位居水泥主导产业亚洲首位、名列世界第三的安徽海螺集团公司,多年来持续注重企业发展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致力于推广实施余热发电、垃圾焚烧等节能环保产业,全力打造生态环保型企业,节能减排成效显著,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开辟新径,最早应用水泥低温余热发电技术

    海螺集团是我国水泥窑低温余热发电的最早应用者。1995年,日本新能源产业机构(NEDO)和中国有关部门合作,在海螺集团宁国水泥厂实施了水泥窑低温余热发电示范项目。通过近10年的消化、吸收和集成创新,海螺集团自主开发出低压闪蒸补汽式热力系统,解决了水泥窑废热资源稳定性差、品位低的高效回收问题;窑尾采用卧式锅炉并采用使介质有序流动的专有技术,窑头采用预除尘装置,提高了余热锅炉的换热效率和使用寿命;采用三维技术开发纯低温非标凝汽式汽轮机,替代进口设备,同时自主研发了DCS控制软件,设备全部国产化,发电系统对窑系统的运行无任何影响,不影响水泥生产,不增加水泥熟料热耗和电耗,余热发电系统与水泥窑系统同步运转率达到99.8%。

    从2005年开始,海螺集团把余热发电作为公司“十一五”期间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在所有生产线上配套建成了余热发电系统。到目前为止,海螺集团已将此技术推广应用到22个省市区,并成套出口,累计推广余热发电机组共134套,总装机容量1680兆瓦,全部投运后,每年可发电约130亿千瓦时,按照火力发电同口径计算,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46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1100万吨。

    落实责任,首创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系统

    据统计,我国历年垃圾存量已达60亿吨,占用耕地5亿平方米,每年还要新产生2亿吨城市生活垃圾。尽快实现城市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是城市环保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2007年以来,海螺集团按照国家《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十一五”规划》,凭借在水泥高温煅烧、废气处理技术领域的研究和经验积累,与日本川崎重工合作,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世界首创的利用新型干法水泥窑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系统。

    2010年3月,海螺集团在铜陵海螺公司建成了世界首条水泥窑垃圾处理系统日处理600吨的示范项目。每年可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约20万吨,节约标煤可达1.3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3万吨。该系统利用垃圾气化处理技术将垃圾气化成可燃气体,将此气体引入新型干法水泥窑系统的分解炉中燃烧,具有有效分解二恶英、控制垃圾臭气扩散、实现污水无害化处理等特点。垃圾燃烧时产生的热能还可以替代水泥生产的部分燃料,残渣可以用作水泥配料,最终使垃圾处理做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目前,项目各系统运行正常,截至2010年9月底,垃圾处理量已达4万吨,经检测各项环保指标完全合格。其中,二恶英排放量仅为每立方米0.0376纳克,大大优于欧洲发达国家每立方米0.1纳克的标准要求。技术的成功开发和应用,彻底解决了城市垃圾填埋、大量占用土地、污染环境的难题,是典型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海螺集团不仅在建设和生产中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同时依托专业优势在水泥生产中最大限度地消纳工业废渣,为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环保型社会作出了有益的探索。2009年,海螺水泥(600585)各企业共消纳粉煤灰、柠檬酸渣、脱硫石膏等工业废渣1100多万吨。

    2010年10月24日,海螺集团又和日本川崎重工签订了零排放城市生态系统开发和研究协议。该系统旨在利用新型干法水泥窑工艺,彻底解决城市日常生活产生的污水、污泥和废弃物的问题,实现零排放生态城市。

    科技创新,实现装备制造产业化

    海螺集团结合多年各类立磨使用经验,面向市场开发推出了性能可靠、节能高效的CK立磨。目前,集团内已有13台立磨已调试投运,台时产量达到430-460t/h,振动只有0.3-0.6mm/s,与同类型其他立磨相比主电机电流下降15%左右。该产品以运行稳定可靠、台时产量高、原料适应性强等优越性能,得到各用户一致好评,受到国内外其他水泥、钢铁企业的广泛关注。

    此外,集团还开发了日产3200吨、日产5000吨、日产12000吨生产线预热器系列技术装备并批量生产。2009年以来,签订了17台套NSP预热器项目,首台预热器即将在弋阳海螺投运。

    海螺集团之所以能够在水泥节能环保产业等方面取得突破,主要得益于长期以来不断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努力打造科技创新的平台。

    多年来,海螺集团始终坚持“人才强企”战略,重点抓好各类人才的引进培养、合理配置和协调发展,着力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了人才和智力保障。目前,海螺集团已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3000多人,各类专业技术带头人上百人。

    结合企业发展规划和发展战略,依托国家级技术中心,海螺建材设计研究院等单位广泛开展了科技创新活动,初步形成了科技进步规划、设计开发、工艺优化、信息化建设、科技管理“五位一体”的科技创新体系。


    [责任编辑:GC03]

    水泥地理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水泥地理gcement已申请注册,凡本网注明"来源:水泥地理"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水泥地理"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水泥地理"。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关注微信公众账号、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随时了解市场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