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 水泥地理| 行业新闻| 人物| 正文内容

    高长明:关于取消32.5级复合水泥与水泥产能过剩问题之我见

    读:《再论当前通用水泥标准修订等若干问题》明确反对取消32.5级复合水泥

    近日看到丁美荣、黄忠卫的《再论当前通用水泥标准修订等若干问题》的文章,本人赞同他们的观点和论述。可以说,这是自从有提议取消32.5级复合水泥以来,我一直等待着的一篇明确反对这种“取消”的文章。

    业内人士都记得,我国修订发布《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标准时,不乏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阐述了P.C32.5级水泥不可或缺的种种理由。而如今,难道是发生了什么重大特殊情况,让我们足以不顾上述种种理由依然存在的事实,竟然要取消P.C32.5级水泥,这本身就是一个大问号?所以,一开始我就猜想这一“取消”的提议,很可能来自水泥行业以外,不受固有观念束缚的自由式思路。那么让我们换一个全新的视角和思维,来倾听反思一下水泥标准问题,也不无裨益。所以我就比较关注学习思考行业内外有关是否要取消32.5级复合水泥的各种观点和议论。这个议题至今已广泛议论探讨了近两年,或许是到了该明确表态的时候了。谨此发表一点拙见,供各方参考。

    本人始终觉得这一“取消”的提议十分情绪化,似乎还带有一种以牙还牙的江湖气息。你(P.C32.5级水泥)不是乱掺滥掺严重扰乱市场次序吗?那我就把你“连锅端”!如果真能这样做到的话,倒是可以“解气”。然而事实上,这样的行政式硬性做法是与市场需求相悖的,很难行得通。我们必须冷静地科学地寻求解决32.5级复合水泥所引起的各种乱象,采取标本兼治的措施,多方引导逐步解决这一根深蒂固的顽疾。恐怕还需要相当的定力和耐力,企求快刀斩乱麻,图个痛快,将会事与愿违。

    至于取消32.5级复合水泥,这样修订水泥标准,还能化解水泥产能过剩,这种逻辑的过度延伸毫无长期效果可言。其实要化解产能过剩,必须下狠心淘汰落后产能,不仅是立窑水泥,还应包括那些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小型的所谓新型干法窑生产线,即1990年前后投产的日产熟料500~1500吨的老式预分解窑水泥厂。这些才是所谓产能过剩的病根。

    我国许多技术先进装备优良的水泥公司,例如海螺、台泥、亚东、华润、冀东、中材、天瑞、红狮、华新、山水等,它们水泥窑的年产能利用率都在80%~90%之间。相反的是,为数众多的上千家落后的“半僵尸”水泥厂的水泥窑年利用率只有45%~65%。总平均就把全国水泥窑的年利用率拉低到了75%,于是就形成了现今的所谓产能过剩。

    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 国发〔2013〕41号

    加快制修订水泥、混凝土产品标准和相关设计规范,推广使用高标号水泥和高性能混凝土,尽快取消32.5复合水泥产品标准,逐步降低32.5复合水泥使用比重。

    《再论当前通用水泥标准修订等若干问题》 摘要: (点击阅读全文)

    所谓水泥产能过剩,其实质是熟料产能过剩,是生产线建设过多造成的。在熟料产量一定或熟料产能过剩的情况下,其粉磨加工32.5与42.5水泥比例由需求决定,所谓32.5水泥产量大导致产能过剩这一说法颠倒了熟料产能与水泥产能之间的因果关系。况且水泥是半成品,施工方为降低成本、提高砼性能等,使用42.5级水泥时普遍再加掺合料,复合掺加较常见。因此,使用水泥产品生产能力或粉磨能力作为统计水泥产能指标是以概偏全,不规范的。粉磨站与水泥熟料企业的水泥粉磨系统其区别是将熟料在原地或异地加工、销售而已,并不增加水泥产能,只是增加粉磨能力。

    《通文》认为“32.5等级水泥产量庞大是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荒谬的。目前熟料产能过剩与现行水泥标准及各品种分布没有任何关联。因此,取消32.5复合水泥来化解产能过剩矛盾毫无作用且无任何科学依据。如果某产品标准所定级别及品种等不齐全、不完整,会造成标准实施困难,可操作性差,脱离实际情况,且难以指导生产应用。32.5等级(复合)水泥生产使用量大,恰恰证明现行标准包含此级别是符合并适应生产应用实际需要的。

    1、水泥生产及混合材掺加实际状况

    2013年湖南省水泥产量11300万吨,2012年10530万吨。初步统计其中32.5复合水泥约占68%,42.5普通及复合水泥约占29.5%。我省大多数干法企业近几年32.5复合水泥均占63%-95.7%。由于掺加单一混合材的粉煤灰、火山灰、矿渣水泥性能限制及用户习惯等原因, 不被市场接受,矿渣供应紧张,32.5矿渣水泥生产也很不经济,所以我省上述三个品种几乎没有生产量,国内生产使用量也极少。全国32.5复合水泥(掺2-4种混合材)产量估计占总产量一半以上。

    目前国内生产 32.5包括多数42.5水泥基本上是双掺混合材,也有多掺(3-4种),且绝大多数掺石灰石。“海螺”等大企业32.5水泥几乎都是双掺或多掺,仅石灰石掺量普遍达15%-22%左右,既优化了产品性能,又降低了生产成本。若标准取消32.5复合水泥后,今后32.5水泥只能掺其中一种活性混合材,干法企业能适应吗?水泥企业综合考虑混合材资源与成本、性能及市场认可等因素,预计今后32.5级水泥还会是双掺或多掺混合材,即还是复合水泥,将造成32.5级水泥绝大多数是假冒产品、无标产品!

    如果品种结构不齐,水泥企业尤其小企业乱掺混合材现象和挂羊头卖狗肉问题将更严重,监管将更加困难,大企业反而因标准受到限制,无法生产适销产品,加剧不公平竟争。取消32.5复合水泥很难改变32.5水泥双掺混合材的普遍状况,从任何角度分析,也完全没必要改变, 要改变的是严格执行标准并强化监管与自律。市场需求是引导制定标准的主要依据之一,取消32.5复合水泥,短期难以降低32.5级水泥使用比例,也不能解决滥掺及质量问题。相反,会在生产领域引发极大混乱,带来巨大负面影响。干法企业生产什么替补品种呢?将面临非常难堪的窘境,将对水泥企业规范运行人为设置了极大不合理障碍,严重影响企业经济效益。抛开市场需求因素,若大部分改为42.5水泥,碳等排放与能源消耗肯定会非正常增加,更加剧了水泥工业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我省粉煤灰、煅烧煤矸石(石煤渣、炉渣)、冶炼废渣、石灰石四大类基本能涵盖绝大多数混合材品种。GB175-2007对水泥产品规定了基本相同的技术要求。允许熟料+少量石膏+20%至40%粉煤灰或火山灰质混合材生产单掺的粉煤灰或火山灰质水泥,如用熟料+石膏+20%粒化高炉矿渣+20%粉煤灰复合掺加生产的复合硅酸盐水泥,其综合性能比粉煤灰、火山灰水泥优越,若今后不允许生产,简直不可思议。取消市场需要的产品,保留了基本不生产应用的,很难解释与理解!企业家为满足市场、水泥强度等性能与购买方检测验收等要求,生产环节滥掺混合材没有一些人想象那么严重。

    2、水泥市场与使用实际情况

    32.5水泥完全可配制C30、C40混凝土与用于结构工程;C30砼应用量最大,我省乃至全国C20-C35砼合计约占全部砼用量的65%-70%左右,C40(含)以下砼占全部砼的90%左右。

    目前商混站使用42.5水泥配制C30、C40砼都掺大量粉煤灰、矿粉、石灰石等混合材粉,以满足工程要求,砼中胶凝材料组分最终又会变成32.5甚至强度更低的复合水泥。淸华大学阎培渝教授最近撰文9:每立方C30混凝土中熟料、混合材用量分别约200kg,掺加混合材(掺合料)有水泥厂、施工方两种方法,各有利弊;水泥产品品种的分布是由市场需求决定的,靠行政命令不能改变,行业乱象很多是市场行为,不能通过技术标准的修订来规范,调整水泥品种不能解决水泥产能过剩的问题,不同强度的水泥很容易通过调整砼配比来制备不同标号(高标号)的砼。水泥生产过程对质量控制的条件更完善,掺合料配比更均匀;结合我国国情,多数专家认为混合材更适宜在水泥厂掺加。若取消32.5复合水泥,在工程领域和商混站滥掺现象、偷工减料会更为严重,甚至难以控制,将引发大面积工程质量问题,用户难以选购适用水泥品种,其严重后果难以想象。

    国内估计约60%-65%甚至更多的水泥用于工程现场拌制混凝土,因此,预计今后很长时期水泥消费结构32.5级水泥仍会占很大比重。我国42.5比例低其主要原因是大部分水泥用于现场搅拌砼,要提高42.5水泥应用比例,关键是提高预拌砼比例。农村、水利等建设由于现场计量等设施不完善及相应混合材粉资源、生产、专用运输车辆、储存等条件限制,不便掺加混合材粉;假如强行用行政手段推广应用42.5水泥,必将造成极大浪费,极不利于广大农村和城镇的经济建设,将对社会带来很大影响与动荡。从长远分析还将导致部分混合材加工添加这一产业链转移到建设领域的商混站,且很可能添置磨机自行加工掺合料,又会造成重复投资,对水泥工业提高产品附加值及服务能力也带来局限。

    发达国家42.5水泥比例高,主要原因是绝大部分是预拌砼,且大部分掺合料(混合材)在砼配制时掺加。推广应用高性能混凝土是方向,但不能一蹴而就,目前也不是水泥等材料质量限制了其推广,而是应用与体制问题。就管理体制而言,应用、设计规范及相关建设法规、标准起关健作用,是用户选择材料及质量等级,起着主要引导、促进和带动作用。北京、上海等城区基本上是预拌砼,推广到所有城乡有个过程,是社会发展如生产率到一定阶段的结果。

    3、复合水泥的性能、优势与国际水泥工业发展方向

    复合水泥具有制造过程的经济性和环保性,以其和易性好的施工性能和水化热低的优点,适合大体积工程的应用,确保混凝土工程的耐久性和体积稳定性。复合水泥中掺两种(含)以上混合材且有利于改善颗粒级配、形貌和复合叠加效应,综合改善了水泥性能。据测算,每增加1%的混合材掺量,吨水泥CO2排放量可减少8kg,每万吨水泥NOX排放量减少180-210 kg,取消32.5复合水泥将导致大量分散的工业废渣无法消纳利用。国际能源机构(IEA)和水泥工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委员会(CSI)等拟定的《2050世界水泥工业发展技术路线图》10中,提出了水泥发展的最重要的方向是由生产普通波特兰水泥(OPC)转向生产混合水泥,其中重要内容是广泛研究采用具有水硬性或胶凝性潜质的各种工业废料,例如矿渣、粉煤灰、冶炼渣、化工渣、矸石等,进行深度加工用以替代部分水泥熟料,生产少熟料水泥(混合水泥),甚至是无熟料水泥, 往水泥中多掺混合材,用混合材替代部分熟料。因此,增加混合(复合)水泥产量是趋势,我国己投入大量科技经费,如国家“973”和“863”重点科技计划,用以研究低熟料用量的高性能水泥与混凝土。《通文》强调了生料制备阶段消耗废渣的优势,请问生料阶段消耗

    废渣与水泥制备中消耗废渣能进行比较吗?熟料制造过程消耗的废渣就涵盖了生料中消耗的工业废渣。
     

     


    [责任编辑:GC01]

    水泥地理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水泥地理gcement已申请注册,凡本网注明"来源:水泥地理"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水泥地理"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水泥地理"。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关注微信公众账号、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随时了解市场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