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云南水泥行业整合再起步

云南省地处祖国西南边疆,战火中诞生的昆明水泥厂为新中国水泥工业的发展培养和输送了一批优秀人才。1995年第一条1000 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竣工投产,是全国较早拥有新型干法水泥生产企业的省份之一。

在率先发展新型干法水泥的部分东部省市陷入产能过剩泥潭、面临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之际,西部地区正在掀起新型干法发展的热潮,似有重蹈东部覆辙的迹象。

云南在经历了2008年全行业的亏损后,2009年上半年(1~5月)成功扭亏,并实现利润2.49亿元,截止8月盈利扩大到3.62亿元。云南水泥工业在过去的一年发生了怎样的扭转,是什么因素推动了这种转变,云南是否有值得借鉴的发展模式等这一系列的问题促成了我们本次调研之行。

本次调研得到了云南省硅酸盐学会李兴仁秘书长的全程协助,历时12天,走访了13个州市,和29家企业的高管和市场主管进行了面对面交流,获取了丰富而翔实的市场信息。根据调研信息和积累的数据库资料,我们力求客观地描述云南水泥行业的发展现状、特点和趋势,并把我们的一些调研体会和认识与大家分享,希望通过交流能引发更多的思考,“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大家可以相互借鉴成功经验,少走弯路,以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一、云南经济社会背景:地处边疆高原,经济基础薄弱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造就了云南特色边疆经济。云南省仍处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总量小,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5,700.1亿元,比上年增长11.0%,居全国的23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排名第29位(仅高于甘肃和贵州)。

固定资产投资是拉动云南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2004年以来连续5年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3,526.6亿元(首次突破3,000亿大关),比上年增长26.0 %。金融危机发生后,配合国家的4万亿投资计划,云南省提出2009年完成4,36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方案,而根据最新披露数据显示,今年1~8月云南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97.26亿元,占全年计划的50%。其中重点建设项目共完成投资499亿元,投资完成率仅38.4%。投资的顺利限于省财力的不够,云南省129个县(市、区)中就有73个国家级贫困县和7个省级贫困县,主要依靠中央政府的财政支持。

在新近发改委上报国务院的《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文件中,云南的滇中地区被列为12个重点开发区之一。“十二五”期间,国家财政、税收等宏观政策调整,将根据每个主体功能区特点进行倾斜,这为云南的经济发展将提供新的机遇;2008全省城镇化水平达33.0%,而全国为44.9%,云南的城镇化进程中对水泥需求空间仍然较大。

云南的部分地区作为“黄土─云贵生态屏障”被划进了国家级限制开发区,这就要求云南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必须符合环境保护的需要。云南对水利资源的开发和环境保护的矛盾已引起了各方的高度关注(6月初金沙江中游在建的部份水电工程因环境问题停工停建)。

二、水泥工业背景 :封闭市场,特有地理、经济条件下形成显著特色水泥工业

云南的第一家水泥厂“昆明水泥厂”诞生于战火纷飞的1939年,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那里曾聚集了被称为新中国水泥工业的奠基人之一的王涛先生等一批优秀人才。1995年滇西水泥建成投产了我国高海拔地区的第一条高原型窑外分解水泥生产线。

云南水泥工业的发展具有显著的地方特色。地处高原和复杂的地理条件使得云南水泥的流动受限特别是远距离、大范围的跨省流动,从而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水泥市场。在省内也是由于大山的阻隔分离,形成多个较为分散的小区域市场。

境内的山地丘陵造就了云南复杂的地形地貌和艰难的交通运输条件,“火车没有汽车快”成了云南十八怪之一,更是形象的说明。绝大部分水泥的运送都依靠高成本的公路运输、原材料和产成品的运距对成本影响甚大,因而水泥运输半径很小。

从调研的情况看,云南现在是“落后产能,早期新型干法,大型生产线及企业集团”同场竞技的焦灼状态。形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有:

一是云南整体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滞后,落后生产力技术在当地还有其生命力和竞争力。云南今、明两年要淘汰128条生产线、1,066万吨水泥熟料,涉及13个州市49个县(市区)的97户企业,而地方政府也没有足够的财力推动淘汰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是资金和管理水平及“散而小“的市场分布,云南在发展新型干法时偏重于小型化,“批大上小”现象普遍的存在。早期的1000 t/d、1500 t/d新型干法生产线是主流,目前在建的生产线也多在4000 t/d以下,以2500 t/d为主流;5000 t/d的生产线业是近年外部企业进驻云南后逐步发展起来,寥寥无几。

三、水泥发展现状:产能严重过剩,产能利用率低,新一轮产业布局正在进行

2008年云南全省水泥企业254户,水泥产能7,014.7万吨,企业平均规模27.6万吨,水泥实际产量4,011.98万吨,同比增长13.3%,水泥熟料产能5,261万吨,其中新型干法熟料产能3,381万吨,占全省熟料产能的64.3%。2008年云南省水泥行业实现销售收入86.84亿元,增长17.26%;销售毛利为13.30%,较全国低两个百分点。

2009年前8个月全省水泥产量3,033.51万吨,增长28.99%,实现销售收入78.52亿元,同比增长28.75%,完成利润3.62亿元,较同期增加3.3亿元,销售毛利率18.55%,同比提高4.3个百分点,高出全国3.1个百分点。

云南水泥能够实现扭亏主要得益于去年下半年以来政府增加投资,大型工程建设拉动水泥需求;煤炭价格的下降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为行业扭亏创造了条件。

供需矛盾在云南水泥行业的产能利用率上也有所体现。2008年产能达7,014.7万吨,实际产量4,011.98万吨,产能利用率仅为57%,2009上半年产能利用率仍不足60%。比产能过剩典型的浙江省的产能利用率还低。但这种产能过剩矛盾并没有引起相关部门和投资者足够的重视,据本次调研的不完全统计,2009年云南在建投产生产线15条,新增产能1,085万吨,2010将投产21条,新增产能1,689.5万吨。

造成云南水泥产能过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政府主管部门在审批新线时标准模糊,多头管理,缺乏信息沟通,重复建设的情况屡有发生。企业在上线扩产能的时候存在重复计算市场空间,对未来的市场需求风险考虑不足(如一个水电站建设往往会引来周边数家水泥厂的扩产,部分水电站在没有完全获批的情况下仓促上马,后又被叫停,扩产后的水泥就难以消化)。

云南水泥新一轮的产业布局正在形成。一是本地大企业正在快速崛起,通过并购和自建的方式,打破小区域限制,在全省布局,力求规模和协同优势;这些集团企业同时也注重对产业链的整合。二是外地大企业陆续进驻云南,依靠资金和管理优势,新建生产线的规模多在4000 t/d左右,生产线规模朝向大型化发展,这种模式正在对云南小区域市场形成冲击,同时也在将承受小市场的制约。

四、区域市场解析:五大市场,远近高低各不同

根据云南的地理条件,经济发展特征结合水泥市场的区域性,我们把云南划为滇中、滇东北、滇东南、滇西北、滇西南五大区域市场,各区的市场情况如下:

1.滇中地区:最大市场所在,企业争夺的制高点

滇中地区包括昆明、曲靖、玉溪、楚雄四地市,是云南省经济最发达地区,经济总量占全省的60%左右,全省一半的水泥消费集中在该区域,是最大的水泥消费市场。2008年已投产的生产线28条,水泥产量749万吨。水泥需求主要来自市政工程(城市高架、地铁、湖底隧道等)和城市房地产开发。在金融危机爆发后,国家又加大了基础设施投资,是最大的受益区。大市场必然吸引大企业集团的投资,针对滇中地区市场集中的特征,以昆钢水泥建材集团为代表的大企业正在积极布局,通过布点合围的的策略,实现“攘外”和“安内”,从而取得市场的定价权和话语权;拉法基通过前期的并购整合几乎囊括当时云南最好的一批水泥企业,也基本完成了在滇中布局。未来市场上两大集团的竞争在所难免,是单纯的竞争还是竞合,将直接影响区域市场的稳定和各企业的盈利水平。

2.滇东北地区:兴也水电站,衰也水电站

滇东北即昭通市,全境山地构造地形显著,山高谷深,地理条件较为封闭。昭通市现有两条新型干法生产线,水泥产量243万吨,水泥产销基本平衡。昭通市境内水能资源丰富,国家在流域内规划有溪洛渡、向家坝、白鹤滩三座巨型水电站,水电站的建设带动了水泥市场的繁荣;同时境内煤炭资源丰富,为我国南方第二大褐煤田。滇东北区域封闭又有丰富的资源发展,对发展水泥来说可谓是得天独厚。华新水泥和水电大坝工程建筑商──葛洲坝集团再度携手,在65年(华新前身为1939年在云南建立的昆明水泥厂)以后重返云南市场时首站就选择了昭通。

未来水泥市场繁荣期的长短,最不确定因素是水电站的建设规模及周期。一旦水电站建成后,靠当地民用市场消化逐步形成的产能是难以完成的任务,那时水泥的出路和市场的竞争程度不是现在可以比拟的。

3.滇东南地区:期待市场再起时

滇东南地区包括红河州、文山州。两州共有水泥企业22家,水泥产量465万吨,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5条,产能248万吨。影响区域市场发展的主要原因是落后产能大量存在,无序的市场竞争时常发生;加上和广西接壤,在广西产能快速扩张的这几年,邻近省份都成了目标市场。“广西水泥进文山,文山水泥冲红河”,区域内还没形成有较强市场影响力的企业。

水泥市场的周期性在小区域市场更难避免。在经历了前两三年“挣钱”日子后,现今企业的盈利大幅缩减,而国家4万亿投资对该地区水泥需求没有实质的拉动;滇东南水泥市场的再次红火还需耐心等待。

4.滇西北地区:产能严重过剩,需创新思路解困局

滇西北地区是五大区域中最地域最广阔的。囊括了丽江市、大理州、保山市、德宏州、迪庆州、怒江州六个州市。区域内有“三江并流区”地形复杂,交通极为不便,市场分隔严重。大理市是云南水泥产能过剩最为严重的地方,由于有丰富的矿山和煤炭资源,有建设大型熟料基地的考量,现有拥有14条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产能697.5万吨,水泥产量473万吨。企业形容这几年是产能扩张和利润增长成反比,现有的生产线开工严重不足,停窑现象普遍存在。大理的根本问题是只考虑资源,忽视市场,尤其是对运输的压力没有足够估计,致使产能大大超过需求,运输条件又限制了水泥销售半径。建设“熟料基地”的方案需要检讨。

区域市场中最大市场是“三江并流区”的丰富水能资源,不仅是国境内还有邻国的水利资源开发都让流域内企业“垂涎三尺”。但区域内面临着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如何协调并举的矛盾,水利工程的建设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加上企业对市场的重复计算,解开滇西北地区水泥市场的困局还得寄希望地区和企业能大胆创新思路,摸索出一条社会发展与自然和谐共存之道。

5.滇西南地区:最后的洼地

滇西南包含普洱(思茅),临沧和西双版纳三州市。三州市的水泥消费量都在百万吨以下,受资源和市场的限制目前仅普洱有4条熟料生产线,产能136.4万吨。业内人士评价该区域是云南现存唯一的水泥工业的“洼地”。但这仅存的“洼地“也快被填平补齐。受国家在临沧地区规划建设大型水电站的影响,云南有实力的水泥企业正在积极谋划抢滩建线,争夺先发优势。

五、主流企业评述:多元化共存,新领军者正脱颖而出

云南水泥行业目前形成了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局面。民企、国有、外资、合资企业并存,众多企业百舸争流。

云南昆钢水泥和拉法基云南瑞安是云南省最具规模的企业,两家企业都在全省布局,截至到2010年,新型干法熟料产能都在500多万吨,目前两家在昆明和红河地区相遇,但两家合计熟料产能在上述区域占28%,在全省仅占18%。两家企业都认识到:要扩大规模,必须加快并购重组。

1.云南昆钢水泥建材集团:迅速崛起的云南水泥领军者

云南昆钢水泥建材集团目前下辖四家独资企业,三家合资企业。以云南昆钢嘉华水泥有限公司(合)、保山昆钢嘉华水泥有限公司(合)、曲靖昆钢嘉华水泥有限公司(合)、红河建材熔剂有限公司(独)、云南昆钢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独),及正在独资建设的临沧镇康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等为主体公司组成。昆钢集团原本是水泥行业的“门外汉”,前期通过与有生产、管理经验的水泥企业合资建厂模式进入水泥业,并取得预期收益,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爆发后,钢铁主业的不景气,集团迫切需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而资源和市场都在国内的水泥在2008年的收益却表现抢眼,这更增加了昆钢集团提升水泥在多元化产业中地位的决心,并于2009年1月整合旗下的水泥和建材资源,设立昆钢水泥建材集团(以下简称昆钢水泥)。

昆钢水泥设立后,依据在规模、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等优势,迅速成为水泥行业实现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的主导企业。有集团的优势资源,又迎上了政策的暖风,发展模式也得到了主管部门的首肯,昆钢水泥独立建厂与并购重组中小企业两方面并举,在行业内掀起阵阵波澜。

不出意外的话,10月将完成对大理金鑫建材有限公司60%的控股(该公司拥有一条2000 t/d的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此外昆钢水泥还分别在德宏州、保山腾冲、曲靖市、迪庆州的多家企业接洽谈判并购重组事宜,在红河和临沧新建新的生产线。昆钢水泥的高层非常明确地表述集团将“坚持以并购重组为主,不轻易选择建新线,充分发挥集团的产业链优势”的扩张模式。

截止2009年10月,昆钢水泥拥有熟料产能629万吨,水泥产能920万吨,坐上了云南水泥的头把交椅,预计到今年年底将提前一年实现省里要求的1,000万吨水泥产能目标, 2012年的目标是达到1,500万吨水泥产能。在清晰的发展战略指导下,昆钢水泥正在迅速成为整合云南水泥市场的新领军者。

2.拉法基云南瑞安建材投资有限公司:坚守理念 稳步发展

拉法基作为全球最大的水泥制造商,从一进入云南市场就被赋予了行业整合者角色的期望。2005年,拉法基和瑞安建业共同出资8.8亿美元,成立了拉法基瑞安水泥有限公司,双方分别持股55%和45%,拉法基先期整合了瑞安在云南控股的8家水泥厂,其中包括云南省最大的两家水泥厂昆明水泥和开远水泥。拉法基入驻云南后严格贯彻执行安全生产,循环经济、节能降耗,可持续发展等理念;也积极的引入推广其在全球先进的管理优势和技术资源,为云南省水泥行业的结构调整做出了努力。

2007年11月,拉法基集团与云南省政府签署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扩大建材行业战略合作的协议》根据协议,到2010年,拉法基在云南投资的水泥产量将增加到1,000万吨,并将建设新的石膏板及预拌混凝土工厂。拉法基集团计划投资6亿多美元,打造云南建材业航母。作为战略伙伴,拉法基将由拉法基瑞安水泥有限公司作为平台协助云南省政府加速水泥产业结构调整。

然而在《协议》签署后,云南水泥行业发展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前两年云南水泥投资高增长期间建成投产的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在2008年进入产能释放高峰(仅2008年就有10条生产线建成投产,新增熟料生产能力660万吨),而落后生产能力的退出却相对缓慢。与此同时,我国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增速下滑明显,综合因素造成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凸现。加上第三季度云南大范围的持续多雨低温天气,在建的各项工程建设进度放缓,水泥需求锐减,更加剧了供大于求的矛盾,致使2008年云南水泥陷入全行业亏损的境地。

坚持稳健发展战略思想的拉法基在这种情况下放缓了推进协议约定内容的步伐,而突如其来的“5.12 大地震”又使拉法基在四川企业蒙受损失,牵扯了拉法基的大量精力。截止2009年10月,拉法基在云南的熟料产能598.3万吨,水泥产能710万吨。

3.华新水泥:先知先觉,精准把握市场动向

华新水泥和云南的渊源甚远,1939在云南创建的“昆明水泥厂”就是现在华新的前身。在时隔65年后,2004年华新水泥重返云南,在昭通市设立华新水泥(昭通)有限公司,并建设一条4000 t/d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依托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单位的战略合作,以及集团企业的综合竞争优势,投产后水泥大量供水电站建设,获利丰厚。2008年10月通过重组的方式建立华新水泥(昆明东川)有限公司,目前一条2500 t/d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正在建设中,投产后彻底淘汰老窑,同样东川公司的主要目标市场是周边的水电站建设,也可与昭通华新相呼应,加强区域控制。

有了昭通和东川的成功经验,华新看好云南水泥工业发展前景,华新水泥(迪庆)有限公司2000 t/d熟料水泥生产线在香格里拉县上江乡动工建设,迪庆是“三江并流”的腹地,华新对水利工程建设的先知先觉或将再次得到验证;迪庆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是即将建设的滇藏铁路的必经之地,迪庆公司投产后重点工程的保供又将是手到擒来。华新在云南的布局还在继续,对滇西南的水泥“洼地”也是跃跃欲试;昭通也预留有建设二线的场地,厂区前的铁路线也为延伸市场覆盖半径提供了条件。华新正有意把云南打造成开辟西南片区的桥头堡。

4.红塔滇西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为“剩者为王”做好准备

红塔滇西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滇西水泥)现拥有三条1000 t/d和一条3500 t/d的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年产水泥300万吨,为目前云南省单厂规模最大的水泥企业。1995年建成投产建成云南省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也是我国在高海拔地区建设的第一条高原型窑外分解水泥生产线。

滇西水泥地处云南水泥产能过剩最严重的大理州,是典型的基地式建设和产能过剩的受害者。2007年以来企业产量翻番,而利润却一路滑坡,分别是1.3亿,0.8亿,今年预计0.2亿,产能产量扩张和利润增长成反比。但滇西水泥背靠红塔集团这棵大树,有在纷乱竞争中成为“剩者为王”的实力,有为承担起即将到来的区域市场和企业整合主导者的准备;同时手握一条位于红河州的待建生产线,而滇西水泥也确实需要走出去,分散布局,以降低风险,获取新的发展空间。

5.宣威宇恒水泥有限公司:资源和市场“双靠近“的受益者

宣威宇恒水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宇恒水泥)现拥有1000 t/d和3000 t/d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各一条,年产水泥150万吨,2008之前为曲靖最大的水泥企业。在企业董事长宁国昌带领下,充分发挥自身比较竞争优势。公司背靠优质石灰石矿山,粉煤灰、石膏资源就在门前,生产线离市场近,物流成本的优势明显。曲靖地区受益于扩大投资的政策,今年水泥市场景气,宇恒水泥的领导者清醒的看到了眼下好市场后的隐忧——重点工程建设的水泥需求高峰即将过去,而地区的新增产能来势汹汹,产能过剩的矛盾进一部凸显;在即将到来的行业整合中,一些中小企业势必成为被整合的对象。因此企业的下一步发展预备了三套方案:或是到贵州再创业,或是就地扩产坚持到底,或是参与行业重组。宇恒水泥的想法代表了云南很多民企的处境,对这部分企业需要进行科学的引导,以顺利实现行业的结构调整。

6.宜良金珠水泥有限公司:践行“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典范

宜良金珠水泥有限公司是思茅建峰水泥有限公司在宜良县投资建成,现有2500 t/d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一条。企业是从立窑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民营企业,不仅积极转型发展新型干法,而且有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厂区的规划建设和周边环境和谐共存,而且重视在企业“绿化,亮化,信息化”方面投入,少见的把二线预留地也做了大量的绿化。置身金珠的厂区有种美的让人陶醉的舒服。

拥有先进的硬件设备和生产环境后,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成为金珠水泥亟待解决的发展瓶颈。企业从立窑发展到新型干法,规模和技术水平甚至客户群体在较短时间内都有了质的飞跃,需要尽快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员工的综合素质,以实现硬件和软件的同步。

一路之隔即将投产的5000 t/d生产线将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竞争压力,而临近数家立窑企业也是不可忽视的竞争者。如果地区的产能继续盲目扩张,淘汰落后不能如期完成,金珠这样的优质企业也将被拖入恶性竞争的泥潭。

7.云南永保特种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区位优势迎来历史性大机遇

云南永保特种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原名丽江永保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拥有1000t/d水泥熟料新型干法旋窑生产线三条,金山分公司拥有2000 t/d水泥熟料新型干法旋窑生产线一条,目前年生产总规模为200万吨。

公司地处“三江并流区”在金沙江一库八级水电开发系列工程启动以来,给这一区域内的水泥企业带来发展良机。“一个水泥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能够遇到一两个大电站的建设就算是大的发展机遇了,永保水泥遇到了八个大电站,真的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鉴于水利水电工程中对特种中热大坝水泥的大量需求,公司在2002年率先研制并获批特种水泥生产许可证,产品供应金安桥,鲁地拉等水电站,并于2008年改制更名为云南永保特种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永保独有的区位优势和良好市场前景也吸引了投资者的关注,2008年公司成功引进战略投资者,企业进入新的高速发展期,目前正在进行4500 t/d和3000 t/d水泥熟料两条新生产线建设。

8.大理三德水泥、腾冲腾越水泥:踌躇满志的新进入者

大理三德水泥有限公司是新加坡三德集团下属公司,拥有在福建省水泥生产和营销的经验,2008年6月在云南大理建设投产一条2500 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在雄厚的集团资金支持下,大规模低价进入市场,抢夺市场份额,迅速在竞争激烈的大理立足。正积极考虑筹建第二条生产线。

腾冲腾越水泥有限公司由保山当地的一家从事文化产业以及一家从事矿山开采的企业合资组建,正兴建一条2500 t/d生产线,预计2010年一季度投产。企业的区位优势明显,与其他供应在建水电站水泥的企业相比,腾越的运输成本最低。企业更把邻国缅甸的伊洛瓦底江水电开发所需水泥也纳入到了长远销售规划,据悉伊洛瓦底江上规划了几个大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规模高达2,000亿规模。从场地设备看,腾越是一家准备做高起点的企业,但好的理念和设计规划实现需要资金和技术地支持,由于合资双方都没有水泥行业从业经验,所以企业目前正在积极引进新的战略投资者,以期利益均沾,风险共享。

六、对云南水泥行业发展的思考: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云南是一个集边疆、民族、山区三位一体的省份,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地区之间差异较大。经济发展和水泥工业都有显著的地方特殊性,云南水泥工业的发展一定要结合本身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发展,摸索出一条行业健康发展的新路。

1.企业规模 “大,中,小”相配合

云南各区水泥市场规模大小不一,根据全省经济发展规划和市场需求预测,在资源能源相对富集,市场容量较为广阔,交通辐射能力较强的地方建设一定规模的熟料生产企业;对正在发展中的小城镇和即将有重点工程建设的地区发展中型企业,既能满足当下需要,也能有一定的扩产空间;在以农业生产为主,市场小和风景名胜区及自然保护区等环境脆弱的地方建设的企业只要能满足当地需求即可。大、中、小企业相配合,形成资源适度开发利用、充分满足市场需求、可持续发展的水泥工业格局。

2.新型干法与其他工艺技术在既定时期内共存

新型干法生产技术在成本、能耗、环保、产品质量等方面具有优势,是目前最为先进的水泥生产技术,但是这些优势的充分体现是单线规模在5000 t/d的生产线。云南的社会经济发展在全国范围是比较落后的,单一区域水泥市场小,跨区流动又受到交通条件的制约,不仅成本上去了,对运输沿途的环境也造成很大压力。就云南实际情况而言,只要制定好严格的质量、能耗、环保方面的标准,应该允许非新型干法技术在部分区域和一定时期内存在,不宜简单的搞“一刀切”式淘汰落后。

3.小区域市场的产业布局

充分考虑各地区,特别是民族地区的特殊性、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按照一定的地缘关系,将区域市场进行细划,以利于各区域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产业布局要与区域市场有机结合,根据各州市、各县区的生态环境、资源储备、交通条件、市场容量等硬指标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有机结合,作到全省一盘棋的统筹考虑,对水泥产业合理布局。

4.加强行业指导

云南是我国的欠发达地区,科学规划和指导对地区水泥工业健康发展尤为重要。建议地区行业主管部门加强对水泥行业和企业的引导,推进产业健康发展。及时发布地区水泥行业投资动态、投资效果等信息,防止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

5.云南水泥工业对西部地区水泥工业发展的借鉴意义

云南经济基础薄弱,地区发展不平衡,生态脆弱;水泥市场呈散而小的点状分布,需求主要依靠大型工程项目拉动等,这是广大西部地区的基本共性问题,云南经历的产能过剩之痛,值得仍在“快上大干”的地区警醒。严重的产能过剩之后再进行结构调整,不应该是地区水泥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责任编辑:GC02]
打印 | 标签:云南

水泥地理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水泥地理gcement已申请注册,凡本网注明"来源:水泥地理"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水泥地理"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水泥地理"。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关注微信公众账号、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随时了解市场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