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水泥“神话”不再 叫停河南水泥投资?!

——对河南水泥市场实地调研报告

河南省水泥产业是近年来我国水泥市场的“神话”,从2004年开始4年时间中连续保持高产量、高利润,同时也为引领淘汰立窑、先进技术发展、培育大企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与此相伴随的是,河南省水泥投资火热,2005~2007年投资额均居各省首位。如此大规模的水泥投资是否还能够被市场消化,河南市场的“神话”还能演绎多长时间?这些都吸引了业内外人士的关注。

我们一直持续跟踪河南市场发展,早在2007年12月,笔者就曾致信河南省水泥协会王庆荣秘书长,“我认为河南部分地区已存在产能严重过剩,有些地区也潜在存在产能过剩问题。……这种保持很高的增长速度不能持久,一旦市场走稳,甚至需求减弱,那产能过剩就意味着利润下降。”

时隔一年多,笔者此前所言有所显现,2008年河南水泥价格与利润率水平双双下跌,似乎发出了河南水泥高速增长的好光景不再的信号。为对河南省水泥市场做出客观、全面地认识,在今年4月份,笔者对河南省安阳市、鹤壁市、新乡市、洛阳市、平顶山市、南阳市、信阳市、驻马店、许昌市、郑州市10个城市的水泥市场进行了大范围调研,走访了23家水泥企业(调研路线如下图表示),采集了房地产和城镇化建设、基本建设、农村的水泥市场需求、熟料产能、水泥粉磨能力、水泥市场流向等方面的数据及信息。在对河南省水泥市场进行了最新的前沿性分析之后,笔者认为河南市场的产能过剩问题的紧迫性,比笔者在2007年底所提出之时有过之而无不及,现将此次调研报告综述如下文,希望能为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敲响警钟,略尽绵力。

调研初衷:连续大规模投资 引发对水泥市场“神话”的担忧

河南省水泥市场曾一度被视为水泥市场“神话”——连续的“高产量+高利润”:从2004年开始,河南省水泥产量进入了两位数的高速增长,特别是2007年河南省水泥产量达到9,271.24万吨(居全国第6),同比增长31.61%(居全国第3)。在此期间利润总额与销售利润率持续攀升,至2007年河南省利润总额达到了27.19亿元,居全国第2,销售利润率为11.04%,居全国第3。河南省连续几年的高产量、高利润打破了我国其他区域市场高涨两三年即出现回落的市场周期,被誉为水泥市场的“神话”。

河南的水泥“神话”吸引了大量投资者,水泥投资持续保持大规模增长。2003年水泥投资同比增幅达136%,2004年同比增幅为192.10%,2005年水泥投资额跃居全国首位,此后仍保持较高的投资额和投资增速。

如此大规模的水泥投资能够被市场消化,维持河南水泥的辉煌,主要得益于两点:

一是“中部崛起”战略,河南率先启动,经济高速发展,2003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就达到了31.12%,在此后的3年中,河南固定资产投资加速发展,至2006年固定资产投资额为4800亿,增速为39.90%,居全国第3。固定资产投资的拉动,使当地需求量旺盛,促使水泥产业发展。

二是,当地政府对落后产能的淘汰力度大,河南水泥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已初步完成,为新增产能腾出空间,为新增产能对市场的冲击“减震”。

然而,笔者注意到这两大支撑“河南水泥神话”的因素自2007年开始已悄然发生变化:一方面,随着河南省经济建设的成熟与完善,尽管其固定资产投资仍保持较高水平的增速,但以每年5个百分点速度回落;另一方面,至2007年底已经基本将所有落后的立窑水泥生产线全部关掉,目前只留有少量中空窑、湿法窑,使其为新增产能的投放“让路”与“减震”的能力大幅萎缩。

两大因素的改变在2008年已有所显现,水泥销售利润率为9.10%,是自2003年来首次出现回调,较2007年下降了约2个百分点;2008年在煤价上涨等因素推动下,水泥价格有所提升,但进入2009年,河南省水泥价格开始回落,至2009年4月份,水泥价格已回落至2008年初水平,P.O 42.5水泥价格仅为285元/吨。

此种回调,是在金融风暴外界影响下的周期性回调,还是河南省水泥投资过剩所致?河南市场的“神话”还能演绎多久?基于这个初衷,笔者策划了本次的河南调研行。

调研信息:产能扩张过快 企业争夺市场无序布局

通过调研,河南的水泥市场发展现状可初步总结为以下几点:

1. 水泥需求量:“此消彼涨” 基本持平 增长脚步大幅放缓

在调研过程中,笔者通过了解得知,河南省在今年前几个月的水泥消费总量基本上和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但以往三大板块各占三分之一的格局被打破:房地产市场进入低迷期,水泥用量大幅下降;反之,重点工程和农村市场需求启动,用量快速提升。这两大板块“此消彼长”,消费总量基本持平。

2. 水泥产能:增长过快 超过市场消化能力

相比之下,水泥产能的扩张却未因为消费总量增长速度的趋缓而放慢脚步。2008年,河南省新投产了11条生产线,新增熟料产能1,800万吨(转换成水泥产能约2,340万吨水泥,占2008年全省水泥产量的22.88%)。其中,信阳增加2条生产线,改变了其没有新型干法生产线的历史;许昌继2007年投产1条后,2008年又投产1条;三门峡在2006年投产1条后,2008年又投产1条,大大改变了市场的供应格局;新乡新投产2条,南阳新投产3条,给本已过剩的产能又添了一把火,形势变得非常严峻。大规模上线,使新增产能超过市场消化能力,市场调节的余地更加缩小。省内不同地区之间存在差异:今年,郑州、许昌、信阳从外面输入水泥、熟料的局面将改变,甚至会出现反流向;登封“弹丸之地”,中心开花,几家企业各上一条线,水泥往哪去,西冲洛阳,北杀郑州,南攻许昌;目前最好的市场受到了关注,驻马店、信阳由于缺少资源,拼杀相对要弱一些,但好景不会太久,熟料能力已在增容,粉磨能力随之迅增;商丘、周口没有资源,但紧邻山东、安徽,也有外埠水泥涌入。

3. 落后产能淘汰:立窑转型成粉磨站 反而导致产能超出淘汰前规模

河南省立窑淘汰在2007年底已基本完成,然而更值得关注的是,在淘汰立窑的背后,雨后春笋般的粉磨站比比皆是,这些粉磨站中很大一部分是由被淘汰的立窑企业生料磨改水泥磨转型而来。而按照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水泥工业产业发展政策》,要求新建设水泥粉磨站规模至少为年产60万吨,为达到门槛标准,转型后的粉磨站规模不够就再新增规模,导致产能甚至大大超出淘汰前的规模,结果适得其反。业内人士称,淘汰了污染环境的落后产能,增加了破坏市场秩序的产能,使企业利润下滑,政府税收减少,客户产品质量难以保证,产业的运行质量将受到严重挑战。而新增熟料产能增长过快以及企业的重复布局,使得对过大的粉磨能力控制更加困难。

4. 企业布局:无序重叠 战国纷争

市场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在供大于求压力下,企业普遍存在被淘汰出局的危机感,不管大小企业,解决的办法就是先做大,有了规模,拼也好,收也好,都不可小视,因此造就了河南省新一轮的水泥产能布局。在上一轮(2003年~2006年)的产能布局中,以天瑞、同力等为首的大企业理性布局,带来了市场的丰厚利润,然而此轮的产能布局不同于上一轮,企业布局重叠,战略布局相冲。更严峻的是,2009年已投产和正在建设中的生产线有10条左右,已奠基和批复的还有几条,有些企业唯恐因规模小而被市场挤出,甚至认为规模不够大,在并购整合中会排不上队,因而打算继续上线。企业布局的无序重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从具有实力的竞争企业看,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区域经济的发展,很多企业为继续扩大规模,占据最有力的市场位置,保证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罔顾市场的容量,仅从企业自身的发展规模角度去度量,这样就难免造成市场重叠。

另一方面,一些中小企业看到市场短时的市场机会,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不顾产业长期的发展目标,见缝插针,破坏了市场的合理布局。同时考虑今后并购重组是大势所趋,先占一块地,以后也会卖一个好价钱。

在调研期间,企业家都有流露出“做大”的无奈:你不做大,就会被别人吃掉,都做大就会被市场吃掉。这一轮 “做大”的竞争,为生存做大,为不被人吃掉做大,为吃掉别人做大。这样短视的企业布局将为今后水泥产业的合理布局和并购重组带来严重的问题并将为之付出巨大的代价。

5. 水泥价格:让利不让市是营销主旋律

由于产能规模迅速的扩张,为了寻找市场出路,企业低价格开拓市场。一季度是水泥市场淡季,价格下调,然而4月份进入往年市场旺季,据笔者调研了解,尽管一些地区已开始谨慎提价,试探市场反馈,但还没有太大的变化。主要原因是去年以来,熟料、水泥的产能都扩张的非常快,为了保住市场份额,企业不敢轻易涨价,怕失去客户。

面对目前的市场,不少企业对限产保价不予认同,主要是市场上还没有主导者,企业各自的市场份额和利益是企业所关心的。拿工程、开发农村市场、出库、让利不让市是当前市场营销的主旋律。

调研结论:河南省产能过剩不可避免 需叫停水泥投资

笔者在此所说的河南水泥“神话”不再,不是指河南省的水泥需求等已经出现大幅回落,产能已经形成实际的压力,而是说,河南水泥已不再保持过去的高速增长,暂时停留一个相对平稳的阶段,可以说是处于一个“神话”的至高点,但大量产能投产已势在必然,在未来一两年就会在市场形成产能,在市场巨大压力下,“神话”的逐渐破灭似乎已可预见。

具体来说,就是从当前看,河南的供需关系还尚处于基本平衡状态,但通过对目前在建生产线情况的调研、统计看,需求已基本不再高速增长,而新增产能规模的欲望有增无减,预计2009年、2010年都会有1,000万吨的新增熟料产能,供大于求趋势已可预见。很多地区生产的熟料、水泥都需要输出,而需要输入的地区却越来越少,对水泥投资叫“停”,用文化大革命的语句来形容最恰当不过了,“马列主义上刺刀,只对他人,不对自己。”

急剧扩张的产能急于寻找市场出路,对比之下,上升的产能和下行的市场却显得那么不协调,市场的新增容量会较前几年大大放缓,同时落后产能的淘汰空间已经不存在,而翻倍的粉磨能力却实在另人吃惊。因此,河南水泥供大于求的状况将进一步加剧,浙江之路就在前面,在调研过程中,河南不少水泥企业家都发出“浙江现象已经在河南出现”的感慨,但都显得那么无奈。也有很多水泥企业家对此非常冷静,认为这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规律,无法回避,面对这样的市场,只有苦练内功,先把自己做强,市场淘汰的是落后者,通过洗牌,会加快优势企业的发展,会加快优胜劣退的进程。

思考:现象出现的根源浅探

2008年,受金融危机波及,水泥需求量增速放缓,特别华东地区甚至出现了负增长。水泥投资产生产能压力在这种需求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开始凸显,业内外不无担忧地提出了一个尖锐的疑问:“浙江现象”是否不会仅是一个个案,而可能是水泥行业所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中国水泥协会雷前治会长、海螺水泥执行董事郭景彬均曾被追问过此问题,二位水泥专家的看法不谋而合:“浙江现象”不会是一个个别现象,产能过剩是可能的,但其他地区在吸取“浙江现象”之后,市场惨烈的程度并不会像“浙江现象”那般严重。

“浙江现象”已在水泥业出现,在笔者的调研中,河南这个曾被誉为水泥产业“神话”的区域,也正出现所谓河南的“浙江现象”, ××的“浙江现象”等会不会追随其后?因此,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出现的背景,提出解决的办法,采取可行的措施,避免或减少其破坏程度,这是每一个从事水泥产业的人士所关心的。

探究浙江、河南等省出现的水泥投资过热导致产能过剩压力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以下两个方面:

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很多业内有识之士对水泥投资的持续增长颇有微词,甚至表示:政府引资的“主动热情”,使不少地区引进的生产线产能都超出了本地市场需求,而唯一能够控制产能增加的政府却依然“兴趣盎然”,热衷于展示他们的“业绩”。然而我们站在政府的角度考虑也是可以理解的:没有发展就没有出路,地方政府要发展地方经济、造福一方,有资源、有土地、有劳动力,却缺少资金,所以引进产业资金发展经济是一条非常现实的发展之路,是双赢的局面,至于如何做市场,提着钱袋进入市场的企业应该会更明白投资的回报。

不少企业盲目投资:某些有远见的大企业在市场启动初期就着手建设生产线,在市场高速发展时期获得高利润;然而中小企业在经济高速发展带动水泥产业发展时期,怕错过机会,盲目跟风、大量上线,但对市场周期、市场总量把握还是不够。尽管河南省建材协会每年举办的行业会议通报信息及网站传递信息,在行业内已让大多数企业达成共识:市场总量必须控制;但煤炭、电力、运输等行业在前几年挣到钱的企业,对水泥行业的发展历程了解不多,凭借自己的资源优势,盲目延长产业链,纷纷上马新的水泥生产线或粉磨站,冲击了整个行业的发展,最后搞得都不挣钱,甚至赔钱。

河南之行,使我们得到了不少启示:过大的产能和不合理的布局已经破坏了河南这个“神话”水泥市场的盈利能力。市场为王是不可颠覆的市场准则,企业投资建设生产线,也不希望市场重叠造成竞争加剧、利润下滑。信息的传递和市场的现实又是那么不对称,从而造成地方政府、企业不是根据市场需求扩大生产规模而盲目进行投资。

因此,市场的导向、分析非常重要,如何通过不同渠道获取市场信息,从不同角度对信息进行加工、分析,并快速、准确传递和发布信息,作用于市场、指导市场,是做好水泥市场的根本。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咨询公司、媒体在这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使命和任务。

 


[责任编辑:GC02]
打印 | 标签:河南,调研

水泥地理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水泥地理gcement已申请注册,凡本网注明"来源:水泥地理"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水泥地理"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水泥地理"。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关注微信公众账号、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随时了解市场行情